内外伤辨-k8凯发棋牌

  小便遗失,肺金虚也,宜安卧养气,以黄人参之类补之。不愈,则是有热也,黄柏、生地黄(以上各五分),切禁劳役。如卧而多惊,小便淋溲者,邪在少阳厥阴,宜太阳经所加之药,更添柴胡(五分);如淋,加泽泻(五分)。此下焦风寒合病也。经云,肾肝之病同一治,为俱在下焦,非风药行经则不可,乃受客邪之湿热也,宜升举发散以除之。

  大便秘涩,加当归(一钱),大黄(酒洗煨,五分或一钱)。如有不大便者,煎成正药,先用清者一口,调玄明粉(五分或一钱),如大便行则止。此病不宜大下之,必变凶证也。

  脚膝痿软,行步乏力,或痛,乃肾肝伏热,少加黄柏(五分),空心服;不已,更加汉防己(五分)。脉缓,显沉困怠惰无力者,加苍术、人参、泽泻、白术、茯苓、五味子(以上各五分)。

  如风湿相搏,一身尽痛,以除风湿羌活汤主之。

  卷中 四时用药加减法

  除风湿羌活汤

  羌活(七分)防风升麻柴胡(以上各五分)本苍术(以上各一钱)

  上件锉如麻豆大,都作一服,水二盏,煎至一盏,去,大温服之,空心,食前。

  所以然者,为风药已能胜湿,故另作一服与之。

  肩背痛,汗出,小便数而少,风热乘肺,肺气郁甚也,当泻风热则愈,通气防风汤主之。

  卷中 四时用药加减法

  通气防风汤

  防风羌活陈皮人参甘草(以上各五分)本青皮(以上各三分)白豆蔻黄柏(以上各二分)升麻柴胡黄(以上各一钱)

  上咀,都作一服,水二盏,煎至一盏,去渣,温服,食后。

  如面白脱色,气短者,不可服。

  肩背痛不可回顾者,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,以风药散之。脊痛项强,腰似折,项似拔,此足太阳经不通行,以羌活胜湿汤主之。

  卷中 四时用药加减法

  羌活胜湿汤

  羌活独活(以上各一钱)本防风甘草(炙)川芎(以上各五分)蔓荆子(三分)

  上咀,都作一服,水二盏,煎至一盏,去渣,大温服,食后。

  如身重,腰沉沉然,经中有寒湿也,加酒洗汉防己(五分),轻者附子(五分),重者川乌(五分)。

  卷中 四时用药加减法

  升阳顺气汤

  治因饮食不节,劳役所伤,腹胁满闷,短气。遇春则口淡无味,遇夏虽热,犹有恶寒,饥则常如饱,不喜食冷物。

  黄(一两)半夏(三钱,汤洗七次)草豆蔻(二钱)神曲(一钱五分,炒)升麻柴胡当归身陈皮(以上各一钱)

  甘草(炙)黄柏(以上各五分)人参(去芦,三分)

  脾胃不足之证,须用升麻、柴胡苦平,味之薄者,阴中之阳,引脾胃中清气行于阳道及诸经,生发阴阳之气,以滋春气之和也;又引黄、人参、甘草甘温之气味上行,充实腠理,使阳气得卫外而为固也。

  凡治脾胃之药,多以升阳补气名之者此也。

  上件咀,每服三钱,水二盏,生姜三片,煎至一盏,去渣,温服,食前。

  卷中 四时用药加减法

  升阳补气汤

  治饮食不时,饥饱劳役,胃气不足,脾气下溜,气短无力,不能寒热,早饭后转增昏闷,须要眠睡,怠惰,四肢不收,懒倦动作,及五心烦热。

  浓朴(姜制,五分)升麻羌活白芍药,独活防风甘草(炙)泽泻(以上各一钱)

  生地黄(一钱五分)柴胡(二钱五分)

  上件为粗末,每服五钱,水二盏,生姜三片,枣二枚,煎至一盏,去渣,大温服,食前。

  如腹胀及窄狭,加浓朴。

  如腹中似硬,加砂仁三分。

  卷中

  暑伤胃气论

  《刺志论》云:“气虚身热,得之伤暑”。热伤气故也。《痿论》云:“有所远行劳倦,逢大热而渴,渴则阳气内伐,内伐则热舍于肾,肾者水脏也,今水不能胜火,则骨枯而髓虚,故足不任身,发为骨痿。

  故《下经》曰:骨痿者,生于大热也。”此湿热成痿,令人骨乏无力,故治痿独取阳明。

  时当长夏,湿热大胜,蒸蒸而炽。人感之多四肢困倦,精神短少,懒于动作,胸满气促,肢节沉痛;或气高而喘,身热而烦,心下膨痞,小便黄而少,大便溏而频,或痢出黄糜,或如泔色;或渴或不渴,不思饮食,自汗体重;或汗少者,血先病而气不病也。其脉中得洪缓,若湿气相搏,必加之以迟,迟病虽互换少差,其天暑湿令则一也。宜以清燥之剂治之,名之曰清暑益气汤主之。

  卷中 暑伤胃气论

  清暑益气汤

  黄(汗少者减五分)苍术(泔浸去皮,以上各一钱五分)升麻(一钱)

  人参(去芦)白术橘皮神曲(炒)泽泻(以上各五分)甘草(炙)黄柏(酒浸)当归身麦门冬(去心)青皮(去白)葛根(以上各三分)五味子(九个)

  《内经》云:“阳气者,卫外而为固也”,“炅则气泄。”今暑邪干卫,故身热自汗。以黄、人参、甘草补中益气为君;甘草、橘皮、当归身甘辛微温养胃气,和血脉为臣。苍术、白术、泽泻渗利除湿。

  升麻、葛根苦甘平,善解肌热,又以风胜湿也。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,故炒曲甘辛,青皮辛温,消食快气。

  肾恶燥,急食辛以润之,故以黄柏苦辛寒,借甘味泻热补水虚者,滋其化源。以五味子、麦门冬酸甘微寒,救天暑之伤庚金为佐也。

  上咀,作一服,水二盏,煎至一盏,去渣,稍热服,食远。

  此病皆因饮食失节,劳倦所伤,日渐因循,损其脾胃,乘暑天而作病也。

  如汗大泄者,津脱也,急止之。加五味子(十枚),炒黄柏(五分),知母(三分)。此按而收之也。

  如湿热乘其肾肝,行步不正,脚膝痿弱,两脚欹侧,已中痿邪,加酒洗黄柏、知母(以上各五分),令两足涌出气力矣。

  如大便涩滞,隔一二日不见者,致食少,乃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。加当归身、地黄(以上各五分),桃仁泥、麻仁泥(以上各一钱),以润之。

  夫脾胃虚弱之人,遇六七月霖雨,诸物皆润,人汗沾衣,身重短气,更逢湿旺,助热为邪,西北二方寒清绝矣,人重感之,则骨乏无力,其形如梦寐间,朦朦如烟雾中,不知身所有也。圣人立法,夏月宜补者,补天真元气,非补热火也,夏食寒者是也。故以人参之甘补气,麦门冬苦寒,泻热补水之源,五味子之酸,清肃燥金,名曰生脉散。孙真人云: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,亦此意也。

  卷中 暑伤胃气论

  参术调中汤

  泻热补气,止嗽定喘,和脾胃,进饮食。

  白术(五分)黄(四分)桑白皮甘草(炙)人参(以上各三分)麦门冬(去心)青皮(去白)陈皮(去白)地骨皮白茯苓(以上各二分)五味子(二十个)

  《内经》云:“火位之主,其泻以甘。”以黄甘温,泻热补气;桑白皮苦微寒,泻肺火定喘,故以为君。“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。”以五味子之酸,收耗散之气,止咳嗽。脾胃不足,以甘补之,故用白术、人参、炙甘草,苦甘温补脾缓中为臣。地骨皮苦微寒,善解肌热;茯苓甘平降肺火;麦门冬甘微寒,保肺气为佐。青皮、陈皮去白,苦辛温散胸中滞气为使也。

  上件咀如麻豆大,都作一服,水二盏,煎至一盏,去渣,大温服,早饭后。忌多语言劳役。

  卷中 暑伤胃气论

  升阳散火汤

  治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,肌热,筋骨间热,表热如火燎于肌肤,扪之烙手。夫四肢属脾,脾者土也,热伏地中,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也。又有胃虚过食冷物,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,并宜服之。

  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药人参(以上各五钱)甘草(炙)柴胡(以上各三钱)防风(二钱五分)甘草(生,二钱)

2 3 5 6 7 8 9
#中医古籍 #中医典籍
发表评论
投稿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