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匮玉函要略述义-k8凯发棋牌

  杨氏家藏方。调经汤。治冲任脉虚。风寒客搏。气结凝滞。每经候将行。脐腹先作撮痛。或小腹急痛。攻注腰脚疼重。经欲行时。预前五日。及经断后五日。并宜服之。

  于本方。去阿胶。加五加皮。熟干地黄。乌药。红花。没药。

  带下经水不利。少腹满痛。

  〔徐〕带下。即前所谓此皆带下。非专指赤白带也。〔赵〕此亦因瘀血而病者。经水即不利。一月再见之不同。皆冲任瘀血之病。土瓜根者。能通月水。消瘀血。生津液。津生则化血也。芍药。主邪气腹痛。除血痹。开阴寒。桂枝。

  通血脉。引阳气。虫。破血积。以消行之。

  按赵注明备。本纲意补或字。盖仍之也。又千金方。温经汤主妇人小腹痛。用茯苓。芍药。土瓜仁。薏苡仁。其旨相似。

  寸口脉弦而大。

  按尤氏说三品功用。本于赵氏。赵又曰。凡系帛皆理血。血色红。用绛尤切于活血。

  妇人陷经漏下。

  按赵氏曰。方虽不全见。胶艾二物。亦足以治之。沈氏。魏氏。并以为阿胶干姜二味。俱难从。

  妇人六十二种风。

  按赵氏以为六十二种风。尽以一药治之。明其非仲景法。然原其立方之旨。破血通经。用红花酒。则血开气行。而风亦散矣。

  红蓝花酒方本草。图经曰。张仲景治六十二种风。兼腹内血气刺痛。用红花一大两。分为四分。以酒一大升煎强半。顿服之。

  不止再服。又一方。用红蓝子一升。捣碎。以无灰酒一大升八合拌了。暴令干。重捣。蜜丸如桐子大。空腹酒下十丸。

  问曰。妇人病饮食如故。

  按此条之证。本是下焦壅滞。不得溺利者。膀胱为之急胀。而胞系遂至缭戾。溺随益闭。以致烦热不得卧。而反倚息。故用肾气丸。开其壅滞。利其小便。则膀胱宽豁。而其系复旧也。此证不必下元衰乏。而其用此丸者。

  专取之利水。故云但利小便则愈。又按慧琳一切经音义。缭。考声云。。犹结纽也。亦缭。纷貌也。云云。

  徐氏曰。了戾者。其系纽转也。先兄曰。卢文钟山札记云。了戾者。屈曲旋转之意。许慎注淮南原道训云。。了戾也。郭璞注方言三。轸。戾也。云相了戾也。杨注荀子修。身篇击戾云。犹了戾也。

  少阴脉滑而数者。阴中即生疮。(脉经。分为二条。又曰。少阴脉数。则气淋。阴中则生疮。)

  平脉法曰。少阴脉微滑。滑者。紧之浮名也。此为阴实。其人必股内汗出。阴下湿也。

  胃气下泄。阴吹而正喧。

  脉经。此条前有一条。曰。少阴脉弱而微。微则少血。弱则生风。微弱相搏。阴中恶寒。胃气下泄。吹而正喧。

  妇人良方。膏发煎。治妇人谷气实。胃气下泄。阴吹而正喧。阴中出血。

  赤水玄珠曰。令媳长卿之妇。腹中微疼。经行不流行。喉痛。四肢麻木作战。不知饥饿。右脉洪大如菀豆。以川芎。

  香附。麦芽。山楂。乌梅。粉草。桔梗。酒芩。防风。荆芥。白术。茯苓。四剂而安。次月经水大行。十日不止。以黄。阿胶。蒲黄。各一钱。白芍药二钱。粉草三分。一帖而止。此后但觉浊气下坠。屁从子户中出。以补中益气汤。加酒炒黄连。调养而平。

  小儿疳虫蚀齿方(幼幼新书引。葶苈下。有各少许三字。腊日。作腊月。上。有和字。赵注本。不载此方。)

  〔魏〕附小儿疳虫蚀齿一方。不知何意载于篇末。或有儿科之书。阙略不全。挂一漏百者乎。

  卷下

  杂疗方第二十三

  (按以下三篇。二注本。及朱氏。亦不载。)

  柴胡饮子方按药以贴称。宋以上所罕见。(说见于先教论撰医剩中。)药滓再煮。见陶氏本草序例。然仅系于诸补汤所用。

  长服诃黎勒丸方本草。图经。引张仲景云。长服方。诃黎勒。陈橘皮。浓朴。各三大两。捣筛。蜜丸。大如梧子。每服二十丸。至三十丸。

  三物备急丸方(千金。三味各等分。曰。右皆须精新。多少随意。先捣大黄。干姜。下筛为散。别研巴豆如脂。

  内散中。合捣千杵。即尔用之。为散亦好。下蜜为丸。贮密器中。莫令歇气。本草图经引。作用大黄。干姜。巴豆各一两。须精新好者。捣筛。蜜和。更捣一千杵。丸如小豆。服三丸。老少斟量之。为散不及丸也。云云。每服大豆许三四丸七字。按据千金。方后。用字句。亦佳二字。当在蜜和丸上。盖言即尔以散为便。久贮蜜丸为佳。)

  雷公炮炙论云。云如大豆许者。取重十两鲤鱼目比之。

  按徐氏曰。此方妙在干姜巴黄。峻利寒热俱行。有干姜以守中。则命蒂常存。且以通神明。而复正性。故能治一切中恶卒死耳。程氏曰。大黄。荡涤肠胃。干姜。温中散寒。巴豆。除邪杀鬼。故主如上诸证。愚意二说俱非。盖此方所主。其证极暴极实。仅有顾虑。祸速反掌。是以其治要在短刀直入。咄嗟奏凯。故巴豆辛热峻下。以为之君。大黄为臣。

  以辅峻下之用。干姜为佐。以助辛热之性。三味相藉。其功益烈。为攻泻诸方之冠。所以能相抵当也。

  圣惠。治恶疰心腹痛。如锥刀所刺。胀满欲死者。硝石丸。

  于本方。加硝石。附子。

  又治暴。气攻心腹胀痛。不欲饮食。宜服巴豆丸方。

  于本方。加木香。蓬莪术。

  又治卒死及感忤。口噤不开者。宜服此方。

  即本方。以枣瓤和。圆如绿豆大。以温水下。

  圣济。治小儿木舌。肿胀满塞口中。三物备急丸方。

  即本方。如绿豆大。每服五丸。温水下。大便利为度。

  尸蹶。脉动而无气(静而死。肘后。作静然而死。外台同。而。作如。而字。当为如义读。)

  按尸蹶。即阳气暴实。凌轹阴血之病。盖中气之类也。说详于扁仓传汇考中。当参。

  救溺死方千金曰。但埋死人暖灰中。头足俱没。惟开七孔。

  治马坠。及一切筋骨损方。

  〔鉴〕外浴以散其瘀。内服以下其瘀。斯得之矣。

  按医心方。服石方中。引张仲景者。凡四道。未知本经之遗否。姑附载于左。

  张仲景云。解散发。烦闷欲吐不得。单服甘草汤。甘草(五两切)以水五升。煮取二升。服一升。得吐即止。

  张仲景方云。黄芩汤。治散发腹内切痛方。

  支子(二两)香豉(三升)黄芩(二两)

  凡三物。切。绵裹。以水九升。煮取三升。分三服。以衣覆卧。灸应有汗。

  张仲景云。半夏汤。治散发。干呕不食饮方。

  半夏(八两洗炮)生姜(十两)桂心(三两)橘皮(三两)上四物。以水七升。煮取三升半。分三服。一日令尽。张仲景方。治寒食散。大小行难方。

  香豉(二升)大麻子一升(破)

  上二物。以水四升。煮二升八合。去滓停冷。一服六合。日三。

  卷下

 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

  论辨二首合九十法(按当八十六法。)方二十一首(按当二十六首。)

  凡饮食滋味。以养于生。

  按服药炼液。言道家辟谷之流。

  肝病禁辛。心病禁咸。

  医说。引食治通说云。金匮要略方曰。春不食肝。夏不食心。秋不食肺。冬不食肾。四季不食脾。谓畜兽五脏。能益人五脏。春时木旺。肝气盛脾气败。故不食肝。食之则肝气愈盛。脾气愈败。因成脾病。则难治也。或春月肝经受病。

  明有虚证。亦宜食肝以补之。或春月肝气太盛。即宜食肺以抑之。又云。肝病禁辛。心病禁咸。脾病禁酸。肺病禁苦。

  肾病禁甘。五味递相克制。故禁之也。或肝气太盛。因而生病。亦宜辛味以制之。更在心智变通。

  不可全执定论。他脏效此。

  凡肝脏自不可轻啖。(自字。疑衍。)

#中医古籍 #中医典籍
发表评论
投稿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