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述钩元-k8凯发棋牌
治心经蕴热。虚烦不眠。入白虎汤。治伤寒烦热。大渴引饮。时行发黄。竹叶五升。小麦七升。石膏三两。水斗半。煮七升服。尽剂愈。按热狂烦闷。与虚烦不同。如入白虎治伤寒烦热大渴引饮。是热狂烦闷之类也。如竹叶汤止用竹叶麦冬甘麦姜枣。虚悸加参。少气力加糯。
以治产后短气烦闷。是虚烦之类也。虚烦又有气血之异。如加味竹叶汤。以阿地易知膏。治妊娠伤寒汗下后热不除者。是虚在血分也。如竹叶归汤。参术并用。止取竹叶麦冬以清产后虚热。口干作渴。恶冷冻饮料食者。是虚在气分也。绎此即知消渴之用。及壮热头风吐血热毒风之用。皆由阳中无阴而阳僭。所谓益元气者。阳中有阴耳。
卷二十六\\苞木部
淡竹茹
味甘。气微寒。入足阳明经。主胃热呕吐呃逆。通胃热噎膈。除胃烦不眠。清阳气。止吐血及崩中。解虚热。愈伤寒女劳复。疗妊娠烦燥小儿热痫。同橘皮木瓜麦冬人参枇杷叶芦根汁石斛。治胃虚有热。呕呃不止。入温胆汤。能宁神豁痰。伤寒后交接劳复。卵肿股痛。竹皮一升。水三升。煮五沸。服汁。产后烦热短气。甘竹茹汤。甘竹茹一升。人参茯苓甘草各二两。黄芩二两。水六升。煎二升。分服。日三。小儿热痫口噤。青竹茹三两。醋三升。煎一升。服一合。
〔论〕人身身半以上。为天之阳。阳中有阴。然后阳不上僭。竹。阳中阴也。故叶则清心吐血崩中者。血固生化于胃也。他如产后烦热。小儿热痫。皆不离心胃以为主治。至伤寒女劳复而亦治者。以脐下三结交。乃阳明太阴也。脐下三寸。关元也。且胃之三脘。由于任。
竹茹能解胃之虚热以和任。故女劳复有热者用之。
凡胃寒呕吐。及感寒挟食作吐者。忌用。(仲淳)
〔修治〕须取鲜竹刮之。磋去在外硬青。止用向里黄皮。
卷二十六\\苞木部
淡竹沥
气味甘寒。姜汁为之使。主阴虚生热。热化风。治胸膈痰热。止烦闷消渴。疗类中风。或因气虚。或因血虚。养阴滑痰。渗经络之壅。润燥急之火。及小儿天吊惊痫。妇人胎产闷晕。
久渴心烦。宜投竹沥。(雷公)竹沥所治胎产金疮口噤。与血虚自汗消渴小便多。皆阴虚之病。夫阴虚则发热。此味味甘性缓。能除阴虚之有大热者。寒而能补。与薯蓣义同。(丹溪)能食者用荆沥。不能食者用竹沥。(三锡云。能食而气稍实者荆沥妙。)荆沥清火化痰。
功胜竹沥。但不补耳。(述。)竹沥滑痰。非佐以姜汁不行经络。痰在四肢。非竹沥不开。痰在皮里膜外。非竹沥姜汁不可除。痰在膈间。使人癫狂。宜用竹沥。风痰亦宜用。其功又能养血。(丹溪)有痰厥不省人事几死者。将竹沥灌之即苏。诚起死回生药也。(述)竹沥乃阴虚有大热者仙品。中年痰火。舍此必不能成功。特为拈出。(三锡)沥。竹之津液。得火之后。寒性应灭。滑利走窍。清热逐痰。故为中风要药。凡中风之证。莫不由阴虚火旺。煎熬津液。结而为痰。壅塞气道。不得升降。热极生风。以致猝然僵仆。或偏痹不仁。此药遍走经络。搜剔一切痰结。兼之甘寒益阴而除热。痰热既祛。则气道通利。经络流转。外证自除矣。同贝母栝蒌仁霞天膏白芥子苏子橘红郁金童便麦冬。治似中风口眼斜。语言蹇涩。
或半身不遂等证。中风口噤。竹沥姜汁等分。日日饮之。产后中风口噤。身直面青。手足反张。竹沥饮一二升。时气烦燥。五六日不解。青竹沥半盏。煎热。数数饮之。浓覆取汗。产后虚汗。淡竹沥三合。暖服。须臾再服。
〔论〕淡竹沥能疗痰火之风。于类中风为要剂。盖此味阳中有阴。阴为阳之守。使阳和而不化风。故热风皆治。而痰火之类中者。尤为中的。夫类中一证。如七情伤其营气者。
固为阴虚。即外淫之病乎卫。卫病而营亦病。或化火而因以结痰。或凝痰而因以炽火。痰火炽。则五脏阴气出于隧道。以达表彻里者多为阻绝。而孤阳自焚之风。甚有奄然于顷刻者。
岂不悉系于真阴之虚哉。人身后天之阴生于阳。竹乃阳中之阴。性味既禀清和。而沥则更犹真阴之化醇。与他味之养阴者有别。故最能除亢阳之伤阴。最能和营气以入脉。最能利经络以渗痰也。
缪氏。寒痰湿痰及饮食生痰。不宜用。
〔修事〕取新鲜竹。锯尺许。中留节。两头去节。劈开。用砖二块。架定。两头出砖二寸许。各置磁盘于下。烈火熏。则两头沥滴盘中。竹将自燃便尽。就将滴过沥竹为薪。又架新竹于砖上。如前烧。任取多少。
〔总论〕易系震为苍竹。尔雅翼云。巽为竹。其根鞭。喜行东南。然则竹之生成在木火。而何以叶与茹与沥所禀皆寒。盖竹引根于秋深。孕笋于冬半。气禀清寒以生。是合于金水之阴以在下也。新笋春半出土而成竹。旧竹夏半落叶而易新。气随温热以成。是合于木火之阳以在上也。人物之生。莫不始于在地之阴。而成于出地之阳。竹之生固禀寒气。第当草木零落。而引根孕笋。则阴中有阳。阳反因阴而以萌以育。即知其生长于春夏。实为阳中有阴阴更因阳而以敷以和。在秋冬既不与众类同其枯瘁。是春夏虽与众类同其发荣。而实有不同者。以有清润之气贯乎其中也。洁古谓。为阴中微阳。本其生气而言。东垣谓为阳中阴。
就其成气而言。夫用其叶与茹沥。是已取于既成之竹矣。不皆为阳中之阴乎。惟人身天表属心肺。而竹叶取象于表。以清心肺之烦热。人身气交属脾胃。而竹茹取象于近表之里。以清胃脘之逆热。人身营气为血液。而竹沥取象于营。以清血液热结之痰。盖同是阳中之阴。就其表里所分。已有阴阳之浓薄矣。丹溪谓沥能除阴虚之有大热者此也。世医执本草大寒一语。
用之辄为疑忌。讵知性禀清和。正如人身至阳之分。非清阴无以握其枢而和其气。正合于经所云至阴虚天气绝之义。特由叶而茹。由皮而液。见其清和之差甚耳。竹之生气。阴中有阳。
而成气阳中有阴。生者具阳之始。成者浓阴之终。他物鲜及之。
卷二十七\\虫部
蜂蜜
蜂采无毒之花。酿以大便而成。生岩石者。名石蜜。
气味甘平。(生者有小毒)蜜成于蜂。蜂寒而蜜温。同质异性也。(守真)生者性凉。故能清热热。止痛脉。调脾甚效。涂根汁人乳调服即止虏所染。
瘢黯色。
用生蜜与隔〔论〕万物之至味。莫过于甘蜂采百花之英。酿以大便而成蜜。是和群味而以臭腐生神奇者。甘属土。故能养脾。集群味以为甘。更由酝酿而成变化。故解毒为最。甘味属阳。
故所通。
宜。
丹溪云。西北高燥。故人食之有益。东南卑湿。多食则害生于脾。多食生湿热虫。(濒湖)
呕家。
〔修治〕水火炼法。每斤入水四两。银石器内以桑火慢熬。掠去浮沫。至滴水成珠。乃用。
卷二十七\\虫部
蜜蜡
蜂房如脾。谓之蜜脾。蜜脾之底为蜡。取蜜后。炼过。滤入水中。候凝取之。色黄者。名黄蜡。更用水煮化。以好绵纸折作数层。入冷水蘸湿。遂贴蜡上。一吸即起。仍投冷水中。有蜡凝纸上。即剥取之。再吸再剥。以尽为度。铺竹器中曝之。干则频洒以水。久之色白如练。因名白蜡。非新白而久黄也。与虫造白蜡不同类。
气味甘淡。微温。恶芫花齐蛤。本经主下痢脓血。补中。续绝伤(能益血而行经脉)金疮。益气。别录疗泄后重见白脓。利小儿。蜜气味俱浓。性缓质柔。故润脏腑而养脾。蜡气味俱之别于本补之。倾投美酒半长肉。得腻柏猪胆汁炙子黄一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