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述钩元-k8凯发棋牌

  病在五脏。主心腹部位。若肠胃之间。心腹之分。夏气热致成症瘕积聚。变生寒热胀满者。皆心用不行也。大黄能下赤白。初起可同枳壳槟榔当归甘草滑石作丸投之。是迎而胃。同碱及白蔹乳香没药陈小粉炒。醋蜜调敷。作痈肿围药黄酒蒸八两。前胡八两。橘红四两。另有青礞石二两。同焰末二两。各取末。水发为丸梧子大。常服一二十丸。小病五百二十丸。温水吞下。即卧勿动。候药逐上焦痰滞。次日先惟妊娠水泄忌之。西大黄拌蜜及竹沥。九蒸九晒。粉糊为丸上二焦有热痰。因发偏头风。诸药不效。目将损者。又治中夜卧即梦遗者。临卧。以升麻陈皮汤吞三四钱。湿热去即止头末半两。各服三钱。有厥冷者。酒服。无厥冷五心烦。蜜实病于湿热也。人身火与元气不两立。火结滞则元气不壮。

  大黄一服。坚乃如故。但须审虚实用之。实固可投。即虚火补。盖其结滞者。非荡涤之味不能去也。干血气痛。锦纹大一升。熬成膏。(或加香附)丸芡子大。卧时酒化一丸服。大便利一二行。红漏自下。

  调经仙药。录之以见醋煮者不独治块也。湿热眩晕不可当者。酒炒大黄为末。茶清服二录此以见大黄之能至于极上也。

  〔论〕大黄号曰将军。荡涤肠胃结热实热湿热。至为劲直而驶疾。产河以西者。禀金气为瘀以其不通)

  矣。总之(即三焦互主风寒燥于湿以为病。

  如症块积聚劲疾猛利。由其胜)金为土子而导引化。血乃生。金为水母而致水之用。(水之所用止能泄气中湿热。不能寒之味。概以牵牛泄湿焦。斯理犹未遽悉。夫而水土更合德以立地能伤元气。耗阴血。凡胃寒血虚。并妊娠产后。并弗轻用。(濒湖)凡血闭由于血枯。

  而不由闭由于少腹痛而不可脚风气犯。乳〔修治〕化脾积血块。多用醋熬成膏。其酒浸煨熟者。寒因热用也。(洁古)非借酒力。

  浸蒸熟或酒蒸微熟可也。如热痢初起。

  用。然有难执者。如腰脚风气作末六分。入破头鸡卵中。搅匀蒸

  卷十\\毒草部

  常山

  苗名蜀漆。功用相同。

  气味苦辛寒。有毒。主治伤寒寒热。热发温疟。劫痰截疟。逐老痰积饮。散山岚瘴气。

  蜀漆

  气味辛苦。纯阳有毒。生用则上行。必吐。酒蒸炒熟则气少缓。少用亦不致吐。

  治疟及咳逆寒热。腹中坚痞。瘕聚邪气。破血。洗去腥。与苦酸同用。导胆邪。(洁古)岭南瘴气。寒热所感。多在营卫皮肉之间。欲去皮肤毛孔中瘴气根本。非常山不可。但性吐人。惟以七宝散冷服之。即不吐。且验也。(李斋)疟家痰涎黄水。或停潴心下。或结胁间。乃生寒热。法当用常山吐逐。水在上焦。常山能吐之。水在胁下。常山能破其而下其水。但须行血药品佐助之。乃收十全之功。其有纯热发疟。或蕴热内实之证。投以常山。大便点火与盖无客于助。

  秘方。用清和丸如〔论〕经曰。夏伤于暑。秋为。疟。盖谓暑热郁于经络之内。入秋而束以风寒。阴阳相尤多。

  为虚为治暑疟损庵治于阳而热已。是大法之不可易者也络之内。故不能即已。惟开其郁而行而经络乃大畅也。至于病在阴分然后作表汗而解。然则以苦甘寒升发。必其前未用。或更伤其胃气阴得阳之升而出尔。若未至于下陷色。知为暑伤血分。用四物加苦辛寒药。二日发唇疮而愈。是后耳。即补胃之剂。又岂得漫投于留邪未动之会乎。缪氏言确论也。丹溪又曰。若取汗而不得汗。理血而汗不足。必更求切使之离于阴阳而霍然以去。盖论药至恰中病情之处。即补益亦常山劫剂。而倚为无上妙品乎。其亦不学之甚矣。或曰。无痰治痰之药。自有应节而投。如缪氏法治之累效者。又何须是物积饮。形气充实之病为得耳。

  缪氏。入口即吐。其性暴悍可知。最损真气。故疟非由于瘴气。及老痰积饮所致者。弗用〔辨治〕须细实色黄。形如鸡骨者佳。生用令人大吐。酒浸一日。蒸熟。或炒。或醋浸煮

  卷十\\毒草部

  商陆根

  俗名章柳根。春生苗。高三四尺。叶如羊舌而长。其茎青赤。至柔脆。夏秋开根如萝卜而长。八九月采之。有赤白二种。

  味酸辛。气平。有毒。(白者苦冷。赤者有毒。)阳中之阴。沉也。降也。其性下行。

  专于痹。熨除治喉痹水气者。

  意也。(类明)

  小便利。即肿消一夜。晒干为末或取根杂鲤鱼熬汤效。(嘉谟)赤根脓。或捣烂加盐。总多取商陆根捣汁。或蒸之。

  生商陆根汁一升。杏仁一两酒下。以利恶物为度。石湿漏诸疖。

  〔论〕商陆春令生苗。采根于八九月。本阳之气以至阴。而归于阴之气分。用治石水之病阴少之阴痈暴症及阴虚。

  故治阳水当绎方而标标之者。

  尽化与大戟甘遂异性而同功。胃气虚弱者。不可用。(濒湖)赤者但可贴肿。服之伤人。

  利血不〔修治〕铜刀刮去皮。薄切。东流水浸三日。取出。和绿豆同蒸半日。去豆。晒干或焙用

  卷十\\毒草部

  甘遂

  生西凉者上。汴沧吴者次之。(日华子)苗似泽漆。茎短小。而叶有汁。其根皮赤肉白。作连珠。大如指头。实重者良。一种草甘遂。乃是蚤休。疗体全别。苗亦不同。根皮白色。(苏恭颂)

  根

  味苦甘。气大寒。有毒。阴草也。洁古曰。纯阳也。瓜蒂为之使。恶远志。反甘草。主下五水。治大腹(即水蛊)疝瘕。腹满(水气之聚)面目浮肿。除留饮。去痰水。

  利囊肿(仲为痰饮景治末涂腹用甘遂喘胀。

  息。大晨热汤生研为温酒血室及妇人心风血邪。用遂心丹。甘遂二钱为末。以猪心取三管血和药。入猪心内缚定。纸裹煨熟。取末。更入辰砂末一钱。分作四丸。每服一丸。即将猪心煎汤调下。大便下恶物为效。

  不下再服。按以上方。皆就其切于治。标者录之。若当从缓而治本。必不可尝试。故不采也。

  〔论〕甘遂气味苦寒。为阴。乃洁古更曰纯阳。何哉。此正先生察物之精。后学诣不至此周身而也。

  是已气所即也缪氏。虽善下水除湿而性阴毒。能耗损真气。亏竭津液。必察病属湿热。有饮有水而元气〔修事〕面包煨熟。以去其毒。然后入用。

  卷十\\毒草部

  大戟

  近道平泽多有。惟杭产色紫而柔者为上品。江南土大戟次之。春生红芽。丛高尺许直中空。折之有白浆。叶狭长似柳。稍头攒密而上。三四月开黄紫花。似杏眼。似细苦皮黄。肉色黄白。

  根

  味苦辛。气寒。有毒。阴中微阳。泻肺损真气。得枣即不损脾。赤小豆为之使。恶蓣。反甘草。主治十二水。腹满急痛积聚。但脏腑隐有细水。皆能导之。下恶血癖块。

  蛊毒毒药。天行黄病温疟。疗中风皮肤疼痛吐逆。隐疹风及风毒脚肿。并日日煮水。热取愈。(颂)禀天地阴毒之气以生。性善下走而入肾肝。逐诸有余之水。辛则横走。无所不到。寒而有辛。故能以毒攻毒。治蛊毒泻毒药。并散天行黄病及温疟。更破恶血癖块。(仲淳)痰涎之为物。随气升降。无处不到。入于心则迷窍。而成癫痫。妄言妄见。入于肺则塞窍。而成咳唾稠粘。喘急背冷。入于肝则留伏蓄聚。而成胁痛干呕。寒热往来。入于经络则麻痹疼痛。入于筋骨则颈项胸背腰胁手足。牵引隐痛。三因方并主控涎丹。治痰之本。

  痰之本。水也。湿也。得气与火。则凝滞而为痰饮。为涎涕。为癖。大戟能泻脏腑之水湿。

  甘遂能行经隧之水湿。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。惟善用者。能收奇功尔。(濒湖)控涎钓流甘服姜苗盖疤疳疔〔论〕洁古谓甘遂纯阳。大戟则阴中微阳。夫肝之为脏。乃阴中少阳也。本经大戟兼主欤。

  欤。

#中医古籍 #中医典籍
发表评论
投稿
网站地图